期刊简介
本刊是由国家卫生部主管,中华预防医学会主办的系列刊物之一,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。其内容以反映和交流全国各地卫生防疫、妇幼保健工作者的实践经验和科学研究成果为主,突出学术性和实用性相结合的特点。本刊自2001年起开设”继续教育园地”栏目,聘请国内预防医学专业的知名专家讲授相关专业的新进展,凡是本刊订户均可报名参加(需交注册费),学习完全年(6期杂志)继续教育园地”内容者可授予国家工类学分10分。本刊自办发行,订阅者请汇款至本刊编辑。欢迎投稿,欢迎订阅。
往期目录
-
2000
-
2001
-
2002
-
2003
-
2004
-
2005
-
2006
-
2007
-
2008
-
2009
-
2010
-
2011
-
2012
-
2013
-
2014
-
2015
-
2016
-
2017
-
2018
首页>预防医学论坛杂志

- 杂志名称:预防医学论坛杂志
- 主管单位: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
- 主办单位:中华预防医学会
- 国际刊号:1672-9153
- 国内刊号:37-1428/R
- 出版周期:月刊
期刊荣誉: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优秀编辑奖期刊收录:维普收录(中), 国家图书馆馆藏, 知网收录(中), 万方收录(中), 上海图书馆馆藏
淋病奈瑟菌的抗药性、抗药质粒及其转移机制
朱健铭;姜如金;吴晋兰;何浙生
关键词:淋病奈瑟菌, 抗药性, 质粒介导, 膜通透性, 抗药菌株, 膜蛋白, 传播途径, 染色体介导, 治疗手段, 内酰胺酶, 检测方法, 措施, 传播机制, 抗生素, 发病率, 追踪, 性病, 控制, 国内, 防治
摘要:淋病奈瑟菌(以下称淋菌)引起的淋病是目前我国发病率高的性病.近年来,由于抗生素的滥用,淋菌抗药菌株明显增加,除可由染色体介导外,更主要是由质粒介导,这已成为淋病防治中的一大难题.淋菌除产生β-内酰胺酶外,尚可通过膜蛋白机制及膜通透性改变产生抗药性[1].为了控制抗药菌株的传播,国内外许多地区采取了相应的措施,追踪这些菌株的来源和传播途径,为建立有效的检测方法,制订有效治疗手段提供依据.本文对淋菌抗药质粒及其在菌株间的传播机制、膜蛋白机制及膜通透性改变产生抗药性,以及克服抗药性采取的措施等有关问题进行了综述.
友情链接